由氰酸经氧化而得。将及效负水小心加热至80-88℃,分次加入氰酸,温度自动上升至105℃左右。待反应缓和后,加热到120℃、反应5小时,得粗品。将粗品用交换水冲稀,加25%溶液调至pH值为8-9,过滤。滤液深缩至有结晶析出,结晶用洗去根,得磺酸钡。再将基加入交换水煮沸,趁热加酸分解,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不出水为止,即得成品。另一种制法是由异酸盐经氯化、氧化、水解而得。将异酸盐加入水中,于20-25℃通入氯气,至溶液颜色转黄,并在瓶底出现油层、温度下降、排气管有大量余氯排出等现象,则为反应终点。反应液用提取,提取液经干燥后在60-62℃常压蒸出,然后减压蒸馏,收集60-65℃(2.67kPa)馏分,得磺酰氯。将基在搅拌下滴加80℃热水中,保温水解约2h,至反应液内油滴状物完成消失为止。反应液减压浓缩至糖浆状,加水稀释,再减压浓缩至蒸不出水分为止,得磺酸。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为有毒的甲醛和二氧化。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若是液体,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碱中和、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若是固体,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小心扫起,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