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浇注料的配方设汁包括两个部分:应用设计参数和材料设计参数。
在设定的目标条件下使用的耐火浇注料,需要考虑原料组合、制造技术、材料组装(施工)和应用技术等。
配方设计的目标是在材料性能和应用条件之间寻找平衡。
通常,根据实际窑炉的操作条件(操作温度、炉内气氛以及粉尘、蒸汽和液体和/或炉渣等的接触状态)和熔渣特性来确定该窑炉内衬耐火材料的类型和材料的质量。如果选定耐火浇注料作为目标内衬,应该选用与使用条件相适应的材质和合适的结合系统以及能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性能的添加剂,以便能制成性能较佳的耐火浇注料。
1.搅拌耐火浇注料的用水应采用洁净水。
2.浇注用的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支模尺寸应准确,并应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变形。模板接缝应严密,不漏浆。对模板应采取防粘措施。与浇注料接触的隔热砌体的表面,应采取防水措施。
3.浇注料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及液体加入量应按施工说明执行。变更用料牌号时,搅拌机、料斗、称量容器等均应冲洗干净。
4.搅拌好的耐火浇注料,应在30min内浇注完成,或根据施工说明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浇注完。已初凝的浇注料不得使用。
5.整体浇注耐火内衬膨胀缝的设置,应按设计规定。若无规定时,每米长的内衬膨胀缝的平均数值,可采用下列数据:黏土耐火浇注料为4~6mm;高铝水泥耐火浇注料为6~8mm;盐耐火浇注料为6~8mm;水玻璃耐火浇注料为4~6mm盐水泥耐火浇注料为5~8mm。
6.耐火浇注料的浇注,应连续进行。在前层浇注料初凝前,应将次层浇注料浇注完毕;间歇**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要求进行处理。施工缝宜留在同一排锚固砖的中心线上。
7.耐火浇注料在施工后,应按设计规定的方法养护。养护期间,不得受外力及振动。
8.拆模。不承重模板,应在浇注料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折模而受损坏或变形时,才可拆模。承重模板应在浇注料达到设计强度70%之后,才可拆模。热硬性浇注料应烘烤到*温度之后,才可折模。
9.浇注衬体表面不应有剥落、裂缝、孔洞等缺陷。可允许有轻微的网状裂纹。
10.耐火浇注料的预制件,不宜在露天堆放。露天堆放时,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耐火浇注料是一种由耐火物料制成的粒状和粉状材料,加入一定量结合剂和水分共同组成的,具有较高流动性的,适宜用浇注方法施工。
耐火浇注料是不定型耐火材料的主要品种,根据所用胶结料的不同,其养护成型机理可分为水硬性、气硬性和火硬性三种。
①水硬性耐火浇注料:以水泥为胶结料的浇注料在硬化过程中需要有水来参与化学反应,形成胶凝硬化强度,都是水硬性耐火浇注料。水泥是决定浇注料强度(特别是常温强度)的主要因素,但是它的耐火度相对较低,所以在保证必要的常温强度之后,应尽可能地减少水泥用量。若为了密实性和施工的和易性需要,可以适当增加耐火粉料。减少水泥用量也是降低造价的措施之一。
在施工中应严格防止铝酸盐水泥与盐水泥、石灰等混用。因为这两种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后会产生含水铝酸三钙,使强度大大降低。
②气硬性耐火浇注料:是指其胶结剂在养护中吸收空气中的CO2而逐渐凝固硬化。耐火浇注料中较
常用的是水玻璃耐火混凝土。 水玻璃耐火浇注料除了有耐高温的性能之外,它还有耐酸、耐磨的性能,因此常用作化工设备的内衬。
水玻璃浇注料在自然条件下硬化的过程很慢,在施工时需加入促凝剂氟、高铝水泥等。
④火硬性耐火浇注料:以和盐作胶结料的浇注料,需要经过加热烘烤后才能获得强度和高
温性能,故称火硬性耐火浇注料。
电炉炼钢用耐火浇注料
耐火浇注料在电炉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电炉炉盖部位,在电三角区位置普遍采用浇注料整体预制技术整体浇注料炉盖将来可能成为电炉炉盖材料的一种发展趋势。预制块的材质分为刚玉质、高铝质、莫来石质,用户提供图纸及使用部位、温度,厂家根据图纸采用合适的耐火浇注料浇注成预制件,经养护、烘烤后交货,运送至用户地点可现场拼接使用。